给我留言
  • 您的称呼*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通讯地址
  • 留言内容*
确认提交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最新动态 > 精彩瞬间

武汉封城,白衣逆行,请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平安归来!
时间:2020-01-23 来源:合江康城肾病专科医院 阅读:1723

    2020年的春节,注定不同寻常。

    距离除夕仅剩一天,与往日张灯结彩的喜悦气氛不同,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整个中国被笼罩上一层厚厚阴霾。

    受日益严峻的疫情影响,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于1月23日凌晨2:40紧急发布武汉将于1月23日10时起全面封城的消息。

    武汉,被迫暂时成为一座孤城。

    老百姓放弃出行,选择留守在家。而武汉各大医院,更是严阵以待,无数白衣放弃与家人团圆,选择坚守岗位。

    其实不光是武汉,全国百万医务人员亦是如此。

    尽管他们现在仍陷入伤医事件的伤痛之中,但他们愿在病毒最为肆虐之时,在境况最为危险之际,堵上自己性命,奔赴最危险的战场,坚定地守护着全中国十四亿人民的生命安全。

    这样的逆行,悲壮而又伟大。

协和医院骨科医生自愿支援

01

    老百姓放弃出行,选择留守在家。而武汉各大医院,更是严阵以待,无数白衣放弃与家人团圆,选择坚守岗位。

    其实不光是武汉,全国百万医务人员亦是如此。

    尽管他们现在仍陷入伤医事件的伤痛之中,但他们愿在病毒最为肆虐之时,在境况最为危险之际,堵上自己性命,奔赴最危险的战场,坚定地守护着全中国十四亿人民的生命安全。

    这样的逆行,悲壮而又伟大。

    时间倒回到17年前,我重新打开了记忆的阀门,去回顾那场不能忘却的非典之战。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非典肆虐全国之时,当时的成都,尽管疫情不及华南华北地区严峻,但百姓仍陷入巨大恐慌之中。人们不再聚众打牌喝茶,药品、口罩全部脱销,熏白醋,喝板蓝根成为日常。

    充满担忧恐惧的其实不止老百姓。

    由于对“非典”知之甚少,看着全国各地医疗同仁一批批倒下,我们这些医务工作者的内心也感到惶惶不安。

    可即便如此,在接到上级指令,要求我们8个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博士到非典疫区上发热门诊时,我们依然即刻奔赴岗位。

    由于要隔离工作近一月之久,我们一行人除了上班要穿厚重的防护服,吃住也要在医院。

    依稀记得与家人离别时,妻子赶来华西,望着我,眼泪婆娑。那种撕心裂肺的伤感,仿佛我一去就再也不回。

    而其他同事似乎也没好到哪里去,有的与父母拉着手,絮絮叨叨交代着他们日后的生活,还有的直接选择向家人隐瞒自己真实去向,谎称去外地长期学习。

    幸运的是,在那一个月里,我们并没有遇到一例疑似非典的发热患者。可即便如此,那段记忆仍然镌刻在我们每个人脑海当中,挥散不去。


    不过相比之下,其它地区的医务工作者就没有我们那么幸运了。他们的情况,甚至可以用惨烈二字来形容。

02

    在当时,烈性传染病已不再是综合医院工作主要目标。全国绝大部分综合医院取消了感染科和防疫科,而医护人员也没有大规模传染病防治经验,再加之信息不透明不通畅,几乎所有人对非典的防治一片空白,几乎完全将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


    医生为呼吸困难的患者吸痰、插管,病人剧烈咳嗽,大量带有病毒的带血浓痰经过插管喷射出来,沾在医生防护服上。


    而护士为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剪掉裤子,一次次地清洗更换时,带有病毒的大小便全部沾在护士手上、身上。


    就这样,一批又一批医务人员倒下,仅广东省中山市医院就一共倒下93名医护人员。转眼间,他们成为新的需要救护的病人。

2003 年 5 月 3 日,北医三院。

一线抗非典的医护队伍已不分内外科,

抽调出医护骨干进入非典病房。

    据时任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张积慧回忆,2003年2月15日,正在商场给儿子买衣服的她接到上级通知,要求赶紧回医院筹建好非典病区。


    她不得不在一天半时间内把一栋废弃的大楼改造成临时隔离病房。


    2月17日上午,第一批非典病人准时送到,让她意外的是,收治的病人竟然全是被感染的其它医院的医护人员,她的同行。


    当看着自己的同行成为自己的病人时,很多人仿佛看到自己的明天。可他们没有退缩,在与家人短暂告别后,带着未知的恐惧毅然决然地走进隔离区,回到患者身边。


    随着疫情扩散,当时全国各地医院医务人员纷纷倒下,很多被救治的病患顺利出院,但有的医务人员再也没有回家。


    在广东省中医院当了23年急诊科护士长的叶欣,成为了第一个因非典身亡的医护人员。

03

    事实上,据后来统计,在非典这场浩劫中,全国共确诊非典病例5327例,死亡病例349例.而其中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成为这次中国非典疫情的最大牺牲者,占死亡人数的1/3。


    他们为了患者的生命前赴后继,用自己生命捍卫了患者健康。


    而那些存活下来的被感染者,由于治疗时应用了大量激素,余生都要忍受非典带来的后遗症折磨(股骨头坏死、瘫痪等)。


    “北京为 9 名抗非烈士立碑,我应该是那第 10 个。”

    毕维杰,原北京朝阳医院医务处处长。2003年3月30日,因参与非典病人救治工作而感染非典。

    她是北京第一例接受气管切开插管的第一位医生。毕维杰回忆,切开气管插管时她已经不需要用麻药,因为完全没有了痛觉。她因非典导致六处骨坏死(双肩、双髋、双膝)和肺纤维化。


    “如果再来一次,我知道北京有非典病人,

    我想,我还是会在人民医院实习的。”

    武震,北京花乡医院的内科医生,非典时正在人民医院急诊科实习。

非典在她懵懵然时迅速袭击,然后强力扭转了她的人生轨迹。非典痊愈后,她查出非典后遗症,全身除了两个肘关节,其余股骨头全部坏死。

    “非典刚来的时候,消息封锁,

    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都不知道这种类型感冒的严重性。

    他们的防护就是薄薄的一层纸口罩而已。”

    杨璐颖,1981年出生的杨璐颖是最年轻的非典后遗症患者之一,原北大医院急诊科护士。非典治愈后,她的股骨头坏死,面临肌肉萎缩和瘫痪的风险。

    对于这些劫后余生的医务工作者来说,痛苦的不仅仅是身心的折磨,更残忍的,是他们逐渐被公众淡忘,后续他们的治疗有很大一部分仍需自掏腰包。有的人甚至被逼上绝路,不得不卖房看病。

04

    时间回到2020年。


    17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相对平和地来看待当时肆虐全球的非典。


    但现在,我们依然无法淡定地面对新型冠状肺炎。


    不断攀升的死亡数字和每日陡增的确诊人数又让人们陷入新一轮恐慌。尤其在医疗条件和水平日趋提高的现在,15名医务人员仍然被感染,这不得不让人恐惧病毒的威力。


    尽管内心同样有着害怕、恐惧和担忧,但正如17年前那样,面对一个新的穷凶极恶的敌人,无需动员,几乎所有医生护士,都主动写下请战书。他们告别父母妻儿,勇赴战场,冒着生命危险救治患者。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是众多一线医护人员内心真实写照。

    现在网络上全是对医务人员铺天盖地的赞美与褒奖。


    其实他们不是“白衣天使”,也不是什么“逆行英雄”,他们不过是职责所在,不过是使命使然,不过是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与死神抢人罢了。

2003年5月,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

    比起讴歌和赞美,医务人员其实更想要理解和尊重。


    无论是非典还是新型冠状肺炎,无论是地震还是洪灾,每次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中国医护人员从来没贪生怕死过。


    但他们却害怕患者一次次的苛责和辱骂,害怕身后患者家属手中冰冷的屠刀,害怕付出生命健康的代价却被社会抛弃遗忘。


    自非典过去已经17年,这17年就像一把尺子,丈量整个社会的进步。


    除了加强防疫能力,提高医疗技术,如何让奋战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没有后顾之忧,或许是我们国家、政府、乃至整个社会都需深思的问题。


    尽管有瘟疫笼罩,尽管武汉封城,但仍然挡不住大部分中国人返乡的浪潮。毕竟春节,是中国最大的节日,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季节性人口流动狂潮。


    当人们踏上回家的旅途,当人们吃着年夜饭与家人团聚,当人们走亲访友,请注意防护,也请不要忘记有一群白衣站在肆虐的病毒面前,为大家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向无数奋战一线的医疗同仁致敬!


    愿你们平安归来。

 

 

 

 

 

 

 

 

 

  • 医生搜索

    寻找适合您的医生,评估您的医疗需求。
    搜索
  • 预约服务

    感谢您的预约。您也可以致电24小时服务中心(0830-5218120),或点击下方的链接或填写预约邮件函,与我们联系。
  • 联系我们

    通讯地址:合江县合江镇建设中路11号

    联系电话:0830-5218120